Info
現在幾乎每間公司都聲稱它們執行敏捷了,但我們都知道事實不是如此。工作時常看到的一些的機制還是讓我蠻疑惑的,我不希望大家都明知在執行錯誤的東西,但又沒人想導正,所以有什麼相關的新想法時就會來寫個筆記。
敏捷相關的筆記如果留了這個區塊,代表我針對這個題目還沒統合出的細節,或是對我寫下來的東西有蠻大的不確定性,有新想法時會回來整理。
敏捷原本應該是增量式開發,開發到特定完成度的時候,再決定發佈時間與行銷規劃。但是因為管理層的控制欲望,還是沒有放棄瀑布,所以變成了近年常見的所謂的「瀑布式 Scrum」,叫做 Water-Scrum-Fall 的東西。
Water-Scrum-Fall 一開始的目的是希望管理層先部分接受,或是管理層也沒那麼了解就把 Scrum 加進來導致的。不過感想是,風險的確變小了,但瀑布式會造成的問題都依然存在(壓榨工時、慣性品質降低等等)。因為管理人通常只看到敏捷教學中示意圖的循環圈圈,覺得只要有這個循環就是敏捷了。可惜不是。